第15章
第15章
‘啪嗒’
畫麵上的大火隨著講解的完畢,慢慢熄滅。在此時,歲寒生按了一下空格鍵,播放最後準備好的終曲。
——《向天再借幾百年》
他緩緩道來:“如今的鹹陽宮早已經在戰亂中失去了原來的模樣,但是因為紀念這一段曆史,後輩們還是將它修繕後,這才有了今天的鹹陽宮景點……”
……
天幕的動靜打斷了三個時空所有人的思考。
他們抬頭同時看過去。
伴隨著奇異音樂的響起,還有那後輩的慢慢話語。
首先映入眼簾的還是那座鹹陽宮。不過不同於先前展現的冷清靜謐的模樣,此刻的鹹陽宮人來人往,那些人穿著奇裝異服,手裡還拿著些奇怪物件。
奇怪的是,這些人走到哪兒,對什麼唏噓驚歎的時候,都會用那東西對著那處哢嚓一下。像宮殿,像廟宇……就連那枝頭的鳥雀都沒有幸免!
這就是他們的後輩嗎?
怎麼衣服都這般奇怪?行為也古怪得緊,也不知道是在乾什麼。
直到有個遊客的拍立得緩緩吐出一張照片來,那遊客立即舉起照片,欣喜地向其他遊客炫耀,來展示自己高超的攝影技術時——
眾人看了看鼎,又看了看照片裡的鼎,這才恍然:這是在作畫啊!
可緊接著便又否定這個觀點:“哪有這樣‘哢嚓’一聲,就能把畫作好的?”他們搖了搖頭,心裡頭的不解卻不減反增,可如果不是畫畫,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
心裡像是有萬千隻爪子撓著,癢得他們渾身不自在,一刻得不到答案的話,就多一刻不自在。
如果真的可以的話,他們真的好想把天幕後麵這個後輩抓來問個究竟。
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!
真是心癢難耐。
可是,很明顯的是,相隔幾千年的距離,那頭的後輩顯然不懂老祖宗們的蠢蠢欲動。
……
歲寒生是個財迷,在背景音樂噔噔噔的配合下,他對著寥寥無幾的直播間沒忍住暴露本性,扒拉著大秦的寶藏來:
“大秦短短十幾載,卻留給我們許多珍貴寶藏。”
“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製度,實行三公九卿,管理國家大事。地方上廢除分封製,代以郡縣製,同時書同文,車同軌,統一度量衡。對外北擊匈奴,南征百越,修築萬裡長城,修築靈渠,溝通水係。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,為建立□□主義中央集權製度開創新局麵。”[1]
文字一閃而過又是新的畫麵:
身著黑色華服的貴族男子振袖,揮手間一道道指令便傳了下去。
長城上將士們眺望遠方,鏡頭拉長後是遠方山脈處出現了又一軍隊,上書二字“匈奴”。
隻聽得激昂戰鼓響起,穿著秦軍服飾的將士便開始衝鋒陷陣,上書二字“南越”。
……
【而到如今,我們華夏幾千年來,這片大地上,時不時動亂時不時分裂,可是不論發生了什麼,總體趨向卻是一直都是統一。】
【正所謂‘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’!】
……
光屏上一一閃過大字:
【秦】
【漢】
【隋】
【唐】
【宋】
【元】
【明】
【清】
……
光幕前眾人一震,秦之後還有那些……到底是誰什麼?!
待要細看,畫麵又在變化了。
天幕道:【華夏‘自古以來是一體’的,這樣深入人心的大一統觀念,從何開始?】
【是從始皇帝開始的!】
【千古一帝,秦始皇!】
【曆史永遠記住他的名字!記住他的功績!記住這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——秦】
……
“陛下!”
泰山之上眾臣感動得要哭。
還有什麼比名垂千古更讓人感到自豪的事嗎?那就是親眼看著自己名垂千古了!
“臣、臣——臣死而無憾了!”
……
“先前所說的秦律一方麵嚴苛,一方麵也確實起到了‘法治’的作用。它自然的也成了後世法律的借鑒版本。後人不斷在此基礎上刪改增加,《秦律》可謂是為後世的法奠定了基礎。”
“還是有些遺憾。”
歲寒生歎氣,“秦朝乃至先秦的文化到底沒有完整繼承下來。各位可知秦朝時的科技有多發達嗎?”
“幾十年前發現了秦始皇陵以及兵馬俑坑,被稱為‘’世界奇跡之一’。舉世矚目!”
“秦始皇帝陵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,也是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、埋藏最豐富的陵園之一,是秦時期中國古代文化的偉大見證,其建造時間之久、用工之眾、規模之大、埋藏之豐富,均為世界曆史罕見。”[2]
“更令人驚訝的是那些文物。有資料顯示:青銅箭鏃稱得上是‘古代科技的巔峰’,經過研究,他們將箭鏃頭刃部放大到80倍後,看到上麵分布的撮痕很整齊,分布有序,這是考古人員沒有想到的一點。在現代,隻有特定的機器,才能做出這種效果。
甚至,這些大小誤差不超過4毫米!多麼令人驚訝的古人智慧啊!”[3]
“最後再來看這個!我們期待已久的——”
歲寒生將鏡頭定格在兵馬俑上,一個個兵馬俑在屏幕上慢慢閃過:“這便是秦始皇的陵墓裡,秦始皇的陪葬品。”
他自豪地說:“也就是我們華夏的‘第八大奇跡’!”
……
天幕上流光四溢。
天幕前的第一觀眾,秦始皇刷的一下猛地站起身來,他抿緊唇瓣,一雙利眼緊緊盯著天幕。
-->>